新华社沈阳7月13日电(记者高爽)“妈妈,稻田画上的颜色是染上去的吗?”盛夏,站在“稻梦空间”景区27米高的观景台上,清凉的风吹过,一名孩童指着以一大朵牡丹花为主体的巨幅稻田画《国色山河》向身旁的妈妈发问。
稻田画《国色山河》。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
“小朋友,颜色不是染上去的,是水稻叶片的颜色不同。”“稻梦空间”景区稻田画技术部部长朱丽华讲解道,“为了让画色彩更鲜明,我们会穿插栽种绿色、紫色、黄色、白色、橙色等7种叶片颜色的水稻。邀请你明年春天来体验一下水稻插秧,亲手摸摸、亲眼看看叶片颜色各异的稻苗。”
暑期来临,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的“稻梦空间”景区迎来大批游客。乘坐小火车驶入稻田画观赏美景、体验测量稻株高度为其拔草……其中最吸引人的项目,莫过于登上观景台欣赏稻田画。
7月8日拍摄的“稻梦空间”景区(航拍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
今年,“稻梦空间”景区在1500亩稻田中“绘制”了15幅稻田画。一幅稻田画从构思到落地,要经历图案设计、制图处理、彩稻培育、GPS定点、精准插秧、田间管理六步。
“4月初,我们选取抗倒伏的彩稻育苗,5月初用GPS定点并人工移种到田里,6月中旬稻苗长到六七十厘米后便进入最佳观赏期,一直可以持续到10月水稻成熟收割。而画面的构思在前一年12月就开始了。”朱丽华表示,除了在沈北新区栽种稻田画,今年景区稻田画技术部还承接了黑龙江、河北、天津等地稻田画设计、指导栽种工作。“名气打出去了,近几年不少省份的客户找我们指导创作稻田画。”
在给观众带来近半年的观赏体验后,每年10月份,“稻梦空间”景区的水稻迎来收割季。“除了景区的稻田,我们还从周围农户手中流转了3万亩土地,用于规模化种植优选水稻品种。”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爱军介绍。
在“稻梦空间”景区,记者看到:使用自产稻米制作的米线、米糕、米皮、冰淇凌、稻咖啡等受到游客欢迎。“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公司获得一份收入,我就近到这里打工,又能获得一份收入。”负责售卖稻米冰淇凌的员工宋建梅说,和她一样,村里很多人来这里就业,“不比外出打工赚得少!”
7月8日拍摄的“稻梦空间”景区一角。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
在“稻梦空间”,一粒米可以是稻田画中的一抹金黄,可以是农家饭馆餐桌上的一份米皮、一碗米线、一块米饼,还可以是游客品尝过后买回家的稻米……从填饱肚子的粮食到承载创意的载体,“稻梦空间”的实践,让一粒米变成文化符号、生态坐标,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![]()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